瑞士國家彩券遊戲規則、中獎機率與公益金制度全解析

在現代社會中,彩券已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娛樂,同時也是為公益事業籌募資金的重要工具。本篇文章將以瑞士國家彩券為核心,從歷史背景、遊戲種類與遊戲規則中獎機率分析,到公益金的來源分配與實際用途,進行全方面的深入解析。此外,我們也將瑞士的公益彩券制度與台灣、日本、美國等國加以比較,帶您了解不同國家的彩券在公益資金運作上的異同。

一、瑞士彩券的歷史背景與發展概況

瑞士的公益彩券歷史可以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當時瑞士各地零散存在一些地方性公益彩券,但各自經營成本高且彼此競爭。1937年,在經濟困難的背景下,瑞士德語區和義語區各州政府合作成立了「跨州彩票」(Interkantonale Landeslotterie),即日後的瑞士Swisslos公司,同年瑞士法語區的六個州也簽署協議成立了瑞士羅曼第彩券公司(Loterie Romande),統一發行公益彩券。這兩家彩券機構的宗旨都是將營運盈餘全數用於公益慈善,因此可視為公益彩券制度的開端。1938年,瑞士又成立了體育圖 toto(Sport-Toto)協會,專門以彩券收入資助體育發展。

在創立初期,瑞士彩券主要以傳統的紙券抽獎形式舉行,半年或每季開獎一次,獎券上預印號碼,由主辦方隨機抽出中獎號碼。這種「傳統彩券」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中期。在此期間,瑞士彩券為各州公益事業累積了可觀資金。1960年代中葉,瑞士即開型彩券(刮刮樂)的雛形已出現:例如1964年國家博覽會期間推出過即開票券供民眾當場中獎,並陸續發行慈善主題的即開彩券,為公益募得大筆款項。1965年統計顯示,即開型彩券業務當時已為公益累計募集超過1億瑞郎。

1970年是瑞士彩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這一年1月10日,瑞士首次推出了全國性的「數字型彩券」遊戲。該遊戲允許玩家自行選號投注:從40個號碼中選出6個,自行組合成一注號碼參與開獎。這種玩法與傳統被動式的彩票不同,開啟了現代樂透彩的新篇章。該遊戲後來在1992年正式命名為Swiss Lotto(瑞士樂透),也就是今日瑞士國家樂透彩券的前身。自1970年數字彩券推出後不久,瑞士便在1979年誕生了第一位彩券百萬富翁(頭獎得主獲得超過百萬瑞郎獎金)。此後瑞士彩券進一步蓬勃發展: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電視聯動的彩券節目如「Supertreffer」(1987)和「Benissimo」(1992)風靡一時,帶動即開型彩券銷售。1999年推出的高額即開票「Millionenlos」(百萬彩券)廣受歡迎。

進入21世紀,瑞士彩券邁向數位化與國際合作。2000年起,Swiss Lotto開放網路線上投注服務,彩券邁入電子時代。2003年,瑞士德語區原本分立的幾個彩票組織(伯爾尼彩票SEVA、Interkantonale Landeslotterie以及Sport-Toto)正式合併為新的Swisslos公司,整合資源統一經營。2004年,瑞士加入了歐洲跨國聯合彩券EuroMillions(歐洲百萬彩券)。此舉讓瑞士彩券玩家有機會參與泛歐洲的巨額頭獎競逐,同時也意味著瑞士彩券市場更加國際化。瑞士彩券的公益使命在法規上也獲得強化:2012年瑞士全民公投以87%的贊成通過了聯邦對博彩收益用於公益的規範決議,確認了「博弈盈餘須造福公益」的原則。隨後瑞士於2018年再度公投通過新的《聯邦博弈法》,該法自2019年起實施,全面更新了包括彩券在內的博弈活動監管框架。新法實施後,瑞士彩券在法治化、數位化方面更趨完備(例如對網路銷售、跨境投注的規範更明確),也進一步確立了公益彩券在國家法律中的地位。

回顧超過80年的發展歷程,瑞士彩券始終肩負雙重角色:一方面提供大眾小額博奕的娛樂機會,圓許多人一夜致富的夢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不斷為公益事業注入資金,形成「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良性循環。截至今日,瑞士彩券累計已為公益事業捐出約70億瑞郎,成為瑞士國內藝術、文化和體育等領域最大的資助者之一。瑞士彩券在自身演進中也創造了不少傳奇:例如Swiss Lotto頭獎經常累積至數千萬瑞郎,2024年曾開出高達約6,458萬瑞郎的史上最高頭獎紀錄。綜觀歷史,瑞士的國家彩券體系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公益、娛樂兩相兼顧,成為全球公益彩券的典範之一。

二、瑞士國內主要彩券遊戲種類及遊戲規則

目前瑞士境內的彩券業務主要由兩大公司負責經營:SwisslosLoterie Romande。Swisslos負責德語區、義語區各州(以及受委託經營列支敦斯登的彩券),Loterie Romande則服務法語區六州。兩家公司均以公益彩票性質運營,提供的遊戲種類豐富多樣,涵蓋傳統樂透型彩券、歐洲聯合彩券、即開型彩券等。以下介紹瑞士國內幾種主要的彩券遊戲及其規則:

  • Swiss Lotto(瑞士樂透彩):Swiss Lotto是瑞士自1970年起推出的經典數字彩券遊戲。玩法採用6/42+1/6的雙區號碼制。也就是說,每注投注須從1~42中選擇6個號碼,另外再從1~6中選擇1個「幸運號碼」(又稱特別號)。開獎時先開出6個主號碼,再開出1個幸運號碼。中獎規則方面,6個號碼全中且幸運號碼也對中者即為頭獎(6+1);若只中6個號碼但幸運號碼未中,則為二獎,以此類推。有對中部分號碼的多個獎級,例如5+1(三獎)、5(四獎)、一直到對中3個號碼即可得小獎。Swiss Lotto每週開獎兩次,通常在週三和週六晚間開獎,各期未中出的頭獎獎金會累積至下一期,因此可能形成高額累積彩池。每注投注金額為2.5瑞郎。由於號碼組合相當多,中頭獎的難度極高——頭獎中獎機率為1/31,474,716(約三千一百多萬分之一)。這個機率來源於總組合數的計算:C(42,6) = 5,245,786種選擇,而幸運號碼有6種可能,兩者相乘即約3,147萬種可能組合。換言之,平均每3,147萬注才能開出一次頭獎。但Swiss Lotto因其在全國範圍銷售,投注基數大,頭獎累積速度快,仍吸引了大批彩民投入。自開辦以來,Swiss Lotto已創造超過1,000位百萬富翁,每年約有30位新頭獎得主誕生。對一般玩家而言,中小獎(如對中3或4個號碼)的機率相對較高,因而具有「小獎常有、頭獎難求」的典型樂透特性。
  • EuroMillions(歐洲百萬彩券):EuroMillions是歐洲多國共同運營的大型彩券,瑞士於2004年加入該聯盟。EuroMillions的玩法規則為5/50+2/12:玩家每注從1~50中選擇5個號碼,另從1~12中選擇2個幸運星號碼。開獎時開出5個主號碼和2個星號碼,全中者即中頭獎。頭獎彩池在多國投注的基礎上累積,因此獎金相當可觀,往往高達數億歐元(Jackpot上限約2.4億歐元)。EuroMillions每週開獎兩次(週二與週五晚間),瑞士境內可以透過Swisslos和LoRo購買該彩券。每注售價為3.5瑞郎。由於選號範圍更大、需要命中7個號碼,EuroMillions頭獎的中獎機率僅約1/139,838,160,約一億三千九百萬分之一。這意味著EuroMillions頭獎難度甚至高於Swiss Lotto,但同時頭獎金額也遠超後者。除了頭獎外,EuroMillions共有13個獎級,對中部分號碼即可獲得從數瑞郎到數十萬瑞郎不等的獎金。EuroMillions的出現,使瑞士彩民有機會角逐歐洲最大獎項,也帶動了瑞士彩券市場的熱度。
  • 即開型彩券(刮刮樂):即開型彩券在瑞士相當流行,俗稱為“刮刮樂”,由Swisslos和Loterie Romande分別在其服務區發行各種主題的刮刮樂彩券。玩法很簡單:購買印有覆蓋膜的彩券後,直接刮開指定區域即可立即知道有無中獎。瑞士的即開彩券票價多樣,從幾瑞郎到數十瑞郎不等,頭獎獎金視票種而定,最高的即開票可能設有數十萬至百萬瑞郎級的頭獎。例如Swisslos過去發行的「幸運日Happy Day」系列刮刮樂,頭獎可達百萬瑞郎,並與電視節目合作抽出額外獎項;另一款著名刮刮樂「Millionenlos百萬樂券」每年限量推出,單張價格較高但頭獎高達百萬瑞郎。一般而言,每款刮刮樂都會標示總中獎率,例如常見的中獎率約為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意味著平均每3~4張就有1張可中任何獎等(小獎居多)。雖然即開彩券頭獎機率相對傳統樂透不算太低,但由於獎項結構設計,能中得頂級大獎的仍是鳳毛麟角。不過即開型彩券勝在娛樂性強、結果即時揭曉,深受喜愛,為瑞士彩券銷售額貢獻不少。例如截至2024年,Swisslos每年約有1.93億瑞郎的毛收益來自即開型彩券業務。即開彩券的收益同樣納入公益金分配,用於各項公益目的(詳見後述)。
  • 其他數字型彩券:除了上述全國性彩券遊戲,瑞士各地還有其他一些數字型彩券遊戲。其中瑞士法語區(LoRo)發行數款地方遊戲,如Banco(每日型數字彩券,從70碼中選2~10個號碼,最高獎金20萬瑞郎)、Magic 3Magic 4(分別猜3位或4位數字的每日遊戲)等。瑞士德語區(Swisslos)則有Subito等快速開獎遊戲(類似基諾Keno,每5分鐘開獎一次,從80碼選6~10個號碼)。這些遊戲通常僅限各自區域銷售,投注金額多為每注2瑞郎,獎金相對中小型,旨在滿足不同彩民的娛樂偏好。例如LoRo的快乐彩Loto Express每5分鐘開獎一次,為追求即時刺激的玩家提供了選擇。此外,瑞士彩券還附帶一些附加號碼遊戲:如Swiss Lotto可加買Joker號碼(電腦隨機產生6位數字的附加彩,對中末幾位可得獎,6位全中可中累積頭獎);EuroMillions則可加買Super-Star遊戲(隨機產生5位字母數字組合,對中全部即中固定額度的額外獎金)。這類附加遊戲提高了單次投注的趣味性與中獎機會,但也需額外付費。

總的來說,瑞士彩券產品線齊全,從傳統樂透到快速即開彩票一應俱全。其中Swiss LottoEuroMillions是最受矚目的兩大遊戲:前者在國內造就無數千萬富翁,後者則讓瑞士民眾有機會與全歐玩家共同競逐上億頭獎。各類彩券遊戲不僅滿足了不同偏好的彩民,也為瑞士公益金的募集提供了多元而穩定的管道。

三、各類彩券的中獎機率分析與數學模型簡述

彩券遊戲本質上是一種概率遊戲。了解中獎機率有助於理性面對彩券投注。以下我們以瑞士主要彩券為例,簡要分析其中獎機率和背後的數學模型:

  • 樂透型彩券的機率計算:以瑞士的Swiss Lotto為例,玩家需選出6個號碼加1個幸運號碼。計算頭獎中獎率時,需要求出所有可能的號碼組合總數。對於主號碼部分,是從42個號碼中選6個,不考慮順序的組合數量C(42,6);而幸運號碼有6種可能。將兩者相乘可得總可能結果數:約5,245,786 × 6 = 31,474,716種。因此頭獎機率為1/31,474,716,約等於0.0000032%,可謂微乎其微。這也印證了一句俗話:「中頭獎的概率比被雷擊中還低」。對比之下,二獎(只中6個號碼)的機率稍高一些,約為1/5,245,786;中任意三個號碼即有獎(金額約十瑞郎)的概率則明顯較高,但也只有約1/1,000。EuroMillions的情況更是「百萬中取一」:總組合數高達約1.398億(5個主號碼C(50,5)乘以2個星號C(12,2)),頭獎概率約7.15×10^-9(0.000000715%),相當於一億三千九百萬分之一。如此龐大的難度也難怪EuroMillions的頭獎常常累積到天文數字。由於樂透型遊戲採用抽籤隨機取號的機制,各期結果相互獨立,之前的開獎結果對下一次開獎概率沒有任何影響。這意味著,無論某組號碼之前是否連續未開出過,下一期它中頭獎的機率依然是固定的,並不會因「久未開出」而提高。許多彩民熱衷研究開獎號碼的「熱冷號」「模式」,但從純機率論看,每組號碼中獎的概率每期都是一樣的。
  • 即開型彩券的機率與期望值:刮刮樂等即開型彩券的中獎機率通常標示在票券上。以常見的瑞士刮刮樂為例,可能標示「任意獎項中獎率約1/3」,表示包含所有獎級在內,平均每3張有1張可中至少一個獎(多為小獎,如中得相當於票價的獎金)。相較於樂透型頭獎百萬分之一甚至億分之一的低中獎率,即開彩券中個小獎的機率算是相當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開型彩券的頭獎通常投入數量有限,例如某款刮刮樂發行100萬張,但頭獎可能只有1-2張,中頭獎的機率依然極低。在數學模型上,即開彩券採用預先設計好的獎組合分佈(也就是固定的獎組合印製在某批次票券中),不同獎級的數量和機率是設計好的。例如一款10瑞郎的刮刮樂也許設定整批獎金返還率為65%,其中一等獎1張、二等獎10張、小獎若干,合計返獎金額占總銷售額的65%。購買即開彩券其實是在與發行者設計的獎池進行對抗,統計上平均每投入1瑞郎會有固定比例返還作獎金,其餘作為發行方收益(用於營運和公益)。因此對玩家來說,即開彩券同樣是負期望值的遊戲,只不過透過較高的小獎中獎率營造了「容易中獎」的感受。
  • 彩券的獎金返還率:無論樂透或即開彩券,都存在一個獎金返還率(Payout Ratio),即將彩券銷售額中用於獎金發放的比例。以瑞士國家樂透為例,其規則規定大約54.5%的投注金將以獎金形式返還給幸運的中獎者。也就是說,理論上玩家每花1瑞郎買樂透,長期平均只能取回約0.545瑞郎做為獎金,剩下約45%則成為營運成本和公益金等用途。Moneyland財經網站特別提醒,大眾不應將購買彩券視為投資或穩賺不賠的行為;由於中獎幾率微小,彩券應被視為娛樂消費,其支出應量力而為。簡而言之,彩券遊戲的「莊家優勢」很高,長期而言莊家(發行機構)必定贏利,玩家作為個體幾乎注定處於負期望值的位置。因此我們在參與彩券投注時,需抱持平常心,將之看作為公益奉獻和消費娛樂,切勿過度沉迷投入。

四、彩券公益金的來源比例與分配方式

瑞士公益彩券之所以被稱為「公益」,關鍵在於其盈餘款項的使用方式。每售出一張彩券,售價金額會按照固定比例進行分配:一部分作為獎金返還給中獎者,一部分作為銷售通路的佣金與營運成本支出,剩餘的淨利則作為公益金上繳,用於各種公益與社會項目。以Swisslos公司(涵蓋德語及義語區)為例,其官方數據顯示平均約66%的彩券收入以獎金形式返還給玩家,6%支付給經銷商作佣金,其餘約25%作為公益金撥給各州政府及體育機構。也就是說,差不多每賣1瑞郎彩券,就有0.25瑞郎成為公益基金來源。上述比例是將各類遊戲加總後的概算值,可能隨年景有輕微浮動(例如某些高返獎率的遊戲銷售暢旺會拉高總返獎比例)。剩下尚未提及的約3%收入則主要涵蓋營運成本(如彩券印製、市場行銷、人事費用等)以及風險準備金等。整體而言,瑞士彩券將大約四分之一的投注額轉化為公益金,比例相當可觀。

那麼,這筆公益金在瑞士是如何分配的呢?瑞士採取聯邦與州分權結合的彩券管理模式,因此公益金主要透過各州來進行分配使用。Swisslos和Loterie Romande這兩家彩券公司本身並不保留利潤,而是將全部淨利移交給各州的公益基金或指定機構。以Swisslos為例,其章程規定所有盈餘淨利須上繳給各參與州政府和列支敦斯登,用於公益事業。Swisslos每年會先按照協議提撥一部分盈餘給全國性的體育機構(如瑞士奧林匹克協會、瑞士足球和冰球聯盟、瑞士體育援助基金會等),餘下大部分則依各州投注額比例返回各州的「彩券公益基金」(Lotteriefonds)。例如2024年Swisslos毛遊戲收入(不含獎金部分)約8.12億瑞郎,淨利約5.96億瑞郎全部移交,其中5.4億進各州公益基金、5,600萬瑞郎撥給全國體育推廣相關基金。這種分配機制確保了銷售額較高的州能按比例獲得更多公益金,同時也兼顧了全國體育發展的共同需求。

在瑞士法語區,Loterie Romande公司的盈餘分配機制大致類似,但在各州內部分配上有自己的模式。以納沙泰爾(Neuchâtel)州為例:根據州內約定,該州每年從LoRo獲得的公益盈餘中,10%撥入州政府主導的「州公益活動基金」,用於支持具有觀光效益的大型活動;餘下90%中,85%交由州彩券公益分配委員會撥給各類公益事業(涵蓋文化、教育、醫療、社會救助等廣泛領域),15%則交由州體育公益委員會專款用於扶持體育相關項目。每個法語區州都有類似的「盈餘分配委員會」來審核撥款申請,確保資金用於公益。不論在德語區還是法語區,瑞士各州都依法建立了彩券公益基金,並由政府或受託機構管理,資金使用透明公開。例如Loterie Romande明訂每年須將0.5%的彩券總收入撥作「防治賭癮基金」,用於賭博成癮的預防和治療研究,這筆款項優先從盈餘中扣除後再做其他分配。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各州每年透過公益金資助的項目多達數千個,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在法語區,每年受惠於LoRo公益金的非營利組織超過5,000個;在德語區各州,情況也類似,文化協會、體育俱樂部、慈善機構、社福單位等均仰賴彩券公益金的挹注。這種由州級單位主導分配的模式,使公益金能更貼近在地需求。例如有的州將彩券基金用於修繕學校和醫院設施,有的州用於資助本地的交響樂團、戲劇節,或是扶持青年體育培訓計畫,等等。不僅如此,瑞士聯邦層面也透過相關基金對體育等領域進行補助——這些資金同樣來自於各州上繳的彩券盈餘。總體來看,瑞士公益彩券構建了一套由「銷售收入→獎金→盈餘→公益基金→資助項目」的完整資金流轉機制,每張彩券售出的背後,都有明確比例的款項最終流向公益用途。

五、公益金的用途與社會影響

瑞士彩券的公益金廣泛運用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對國家和地方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些資金主要投入以下幾個領域:

  • 文化與藝術:彩券公益金是瑞士文化藝術領域的重要資助來源。各州每年將相當比例的基金撥給文化活動、藝術創作和遺產保護項目。例如,許多音樂節、戲劇節、藝術展覽、博物館擴建計畫都獲得了彩券基金的贊助。以納沙泰爾州為例,其公益金支出項目涵蓋文化遺產保存、藝術節慶活動、博物館和圖書館的設施升級等。再如沃州,每年利用彩券盈餘支持在地的文化協會和藝術教育計畫,讓偏遠地區也能享有豐富的文化生活。瑞士彩券成立以來累計投入文化藝術的經費數以億計,使瑞士以小國之姿卻能在音樂、藝術領域維持蓬勃發展。正因如此,Swisslos被譽為瑞士最大的文化贊助者之一。
  • 體育與青少年發展:瑞士的體育發展與彩券公益金有著深厚淵源。早在1938年成立Sport-Toto協會時,就規定從運動彩券收益中撥款支持體育。時至今日,每年Swisslos盈餘中固定有一部分(例如2024年為5,600萬瑞郎)撥給瑞士體育促進基金會瑞士奧林匹克協會等,用於訓練優秀運動員、資助體育賽事和基礎建設。在州級層面,許多體育俱樂部、青少年體育培訓計畫也仰賴彩券公益金的挹注,例如為地方足球、籃球、冰球等運動隊提供經費,或補助學校體育設施改善等。有些州會將公益金專門設立「體育基金」,如前述納沙泰爾州每年分配15%的盈餘給LoRo-Sport體育委員會,用於扶植本州體育。彩券公益金對瑞士體育的影響是巨大的——不論是全民體育的推廣,還是競技體育的成績提升,都能看到其助力的身影。這也解釋了為何瑞士在奧運、足球等體壇上屢有佳績:背後離不開穩定的資金支持,而彩券正是一項重要來源。
  • 教育與科研:部分州將彩券基金用於提升教育品質和資助科研專案。例如,有些公益金被用來改善學校硬體設施、設立獎學金計畫,或支援大學的研究專案。瑞士聯邦曾動用彩券盈餘支持一些科學研究基金和創新計畫,旨在推動社會進步。值得一提的是,Swisslos自2015年起還開發了線上傳統紙牌遊戲Jass的平台(jass.ch),並允許玩家以小額投注參與,該遊戲收益亦用於公益——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教育與文化傳統的結合創新。
  • 社會福利與弱勢關懷:彩券公益金在社會福利方面的貢獻尤為直接。各州政府普遍將其公益基金大量用於資助社會弱勢群體和公益福利機構。例如:補助殘障人士協會的運營經費、資助庇護工場和特殊教育學校、支持貧困家庭援助計畫、資助老人照護中心設備升級等等。在法語區,每年都有許多專案透過彩券基金改善了弱勢族群的生活品質。可以說,彩券盈餘已成為地方政府社會救助的重要財源之一,幫助政府提供更充足的福利服務。瑞士的社會保障體系雖然主要靠稅收支撐,但彩券基金提供了有益的補充,使得某些創新性或地方性的社福項目得以實現。
  • 公共建設與環境保護:一些州將彩券盈餘投入基礎設施和環境專案,包括修築道路橋梁、改善公共交通無障礙設施、維護自然公園與文化古蹟等。這在法語區與德語區皆有實例。例如某些山區州利用彩券基金維修山地纜車、徒步步道等觀光設施;城市州則可能用於翻新公共運動場館或市立圖書館等。雖然這類支出在瑞士整體公共建設預算中所占比例不算太高,但勝在靈活機動,往往能成為啟動地方專案的引子。透過彩券基金,許多原本難以獲得預算的小型社區建設得以成行,居民生活環境因此改善。

由於公益金用途廣泛且直接關係民生,瑞士對彩券資金的運用十分重視透明度。各州每年都會公布彩券公益基金的收支報告和資助項目清單,接受公眾監督。例如Loterie Romande會在官網列出當年各州公益金支持了哪些項目。這種透明機制增加了民眾對彩券的信任感,也讓購買彩券者感到自己的花費最終回饋社會,產生良好的心理迴響。總體而言,瑞士公益彩券制度在社會上形成了正向循環:彩券玩家抱著希望參與博弈之餘,也透過公益金的運作讓社會各界受益。許多受助機構對彩券基金感恩有加,將彩券視為“社會的愛心循環”。可以說,瑞士彩券公益金的運用,真正體現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公益宗旨,其積極影響遍及教育、文化、體育、社福等各領域,深化了彩券存在的社會價值。

六、瑞士彩券的管理機構與監管制度

瑞士彩券之所以能長期健康運作,離不開嚴謹的管理架構與法規監管。瑞士在彩券管理上採取州級主導、聯邦統籌的模式,確保彩券發行既服務地方又符合法規統一要求。

首先,從組織架構上看,全國僅有前述SwisslosLoterie Romande兩家主要彩票機構,各自為所在區域的州政府所共同持有與委任。這兩家機構均以「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原則運營,董事會由各州政府代表組成,營運受各州政府監督。以Swisslos為例,它是一家州際合作社,其成員和業務委託方為德語和義語各州政府;Loterie Romande則由法語區各州政府組成理事會,確保盈餘按各州協議分配。私人企業和個人不得經營發行彩券,這一點在瑞士《聯邦博彩法》中有明確規定,也是公益彩券制度的基石之一。

法律法規方面,瑞士對彩券和博弈的監管經歷了從分散到集中的演變。早年各州有各州的彩券條例,直到1923年瑞士才有第一部全國性的《聯邦彩票及商業博弈法》。此後賭場和彩券分開管理,彩券領域則主要依賴各州協調。為了適應網路時代和打擊非法賭博,瑞士在2017年經國會通過了新的《聯邦博弈法》(Bundesgesetz über Geldspiele),並經2018年公投批准後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新博弈法將傳統彩券、體育博彩、賭場等各類博弈活動統一納入調控範疇,取代了舊有的1923年彩票法和1998年賭場。根據該法,只有獲得授權的機構(如Swisslos和LoRo)才能舉辦跨州或全國性的彩券遊戲,並且其淨收益必須用於公益目的(這也吻合瑞士一貫的政策方向)。同時新法引入了許多現代監管措施:例如彩券公司需遵守防制洗錢義務,對大額中獎金支付和投注資金流動進行監控;又例如規定所有博弈業者每年需提撥毛收入的0.5%給各州作為防治賭博成癮的專款,這筆款項專門用於賭癮預防、治療和研究等。新法也允許聯邦當局對非法線上賭彩網站採取封鎖措施,以保障本國公益彩券的運行。

監管機構方面,隨著新博弈法的實施,瑞士組建了新的全國監管機構——瑞士博弈監管局Gespa(Gespa,全稱為德語”Gespa Geldspielaufsicht”),即「瑞士博彩監管局」。這個機構前身是各州共同成立的「彩票與賭博委員會Comlot」,如今擴權升級為法定的跨州監管機關,由聯邦和各州共同參與。Gespa負責監督包括Swisslos和Loterie Romande在內的一切大型彩票、體育博彩運營商。它的職責包括:審核核准新的遊戲類型和規則、監督彩券開獎流程的公正性、確保彩券公司遵守相關法規(如防沉迷措施、數位安全等)、以及監察盈餘資金是否依規投入公益用途。Gespa還負責對非法博弈活動進行調查並採取行動,維護合法博弈市場的秩序。舉例而言,Swisslos若想推出一款新即開彩券或改變遊戲賠率結構,都須事先將計畫提交Gespa審批通過後方可執行。又例如,Gespa會定期稽核Swisslos和LoRo的財務報表及公益金轉移情況,以確保沒有挪用或違規。顯示,自2021年起Gespa正式繼承了原Comlot的監管職責,在新法框架下全面運作。透過這樣一個跨州協調的機構,瑞士各州得以及時交換資訊、統一監管標準,保證公益彩券在全國範圍內遵循一致的規範和高透明度。

此外,各州政府內部通常也設有專責部門或官員監管本州境內的彩券銷售和公益金使用。例如伯恩州政府財政廳下設有彩票管理處,負責該州銷售點許可、彩券廣告審查,以及監督州公益基金的運作情況。再如法語區各州都有對口的「彩券收益分配委員會」,這些委員會成員包括政府代表和公眾代表,共同決定資金撥款去向。這種多層次的監管架構使瑞士彩券在發行、銷售、開獎、資金流向等每一環節都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為了保障彩券參與者的權益,瑞士也建立了一系列玩家保護措施。例如規定購買彩券者必須年滿18歲(未成年人不得購買或兌獎);又如Swisslos和LoRo網站均設有「自我限制」選項,玩家可設定單日或單月購買額度上限,避免沉迷。對於大額中獎的兌付程序也有明確規範:超過一定金額(如1,000瑞郎以上)的獎金須玩家提供身份資訊並通過銀行轉帳支付,以防止洗錢或詐欺。所有未兌領的過期獎金則按規定自動撥入公益基金,不會成為公司的利益。這些制度都體現出瑞士彩券「以人為本、責任至上」的監管哲學。

綜上所述,瑞士彩券管理的成功在於政府主導、法律健全、監管嚴明、透明公開。兩家彩券公司在州政府授權下運作,既有靈活性又受嚴格約束;聯邦和州際層面的法律框架保障了彩券公益定位不變質;跨州監管機構Gespa和各州分配委員會共同築起了立體的監督網。這種制度設計有效杜絕了私人牟利、暗箱操作等問題,也確保了彩券盈餘真正服務於公眾利益。瑞士彩券在高透明度和高誠信度的環境下運行,多年來鮮少爆出舞弊醜聞,這與嚴格的管理監管是密不可分的。

七、與其他國家公益彩券制度的比較

瑞士的公益彩券模式在國際上頗具特色。為了更全面地理解其特點,我們將瑞士的彩券制度與台灣、日本、美國三國進行比較。這三國在彩券的公益屬性與運作上各有不同的歷史和制度設計,透過比較能凸顯瑞士模式的優勢與特殊之處。

台灣:公益彩券制度

台灣的公益彩券制度與瑞士有著類似的核心理念,即將彩券盈餘專款專用於社會公益,同時兼顧弱勢群體的利益。台灣於1990年代末重新引入合法彩券,目的有二:一是籌措社會福利財源,二是為民眾提供合法的小賭消遣管道,以取代地下非法賭彩。1994年台灣立法院通過《公益彩券發行條例》,確立了公益彩券發行的法律依據;1999年底政府首次公開招標選出彩券發行機構,由臺灣銀行承辦第一屆(2000-2001年)公益彩券發行。此後歷經幾次發行機構更替,目前(第三屆起)由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旗下的台灣彩券公司取得發行權(現行合約期至2033年)。在2002年第二屆發行時,引入了電腦型號碼彩券(如大樂透)和即開型刮刮樂,使台灣彩券遊戲更加多元。可以說,台灣現代公益彩券的歷史雖不長(自2000年起算二十餘年),但發展迅速,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公益金分配與監管制度。

公益金用途方面,台灣法律明定了公益彩券盈餘的分配比例,以確保資金真正用於社會福利。根據財政部國庫署說明,彩券盈餘按法規需50%撥給地方政府用於社會福利支出,45%撥供中央政府社會保險(國民年金)及社福支出5%撥入全民健康保險準備金。也就是說,一張彩券售出的盈餘幾乎全部投向老人、兒童、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相關的福利項目,以及補充全國性的社會保險基金。這種分配模式體現了台灣公益彩券「扶弱濟貧」的宗旨。例如,地方政府會將彩券回饋金用於津貼弱勢家庭、興建社會住宅、補助私立社福機構運作等;45%中央統籌部分則主要用來補助國民年金保險的財源缺口及各縣市辦理社會救助計畫等。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公益彩券制度還有一大特色:提供弱勢族群就業機會。按照規定,公益彩券經銷商(投注站業者)的遴選對象限於具工作能力並能親自服務的身心障礙者、原住民及低收入單親家庭等。也就是說,大多數彩券銷售亭都是由弱勢人士經營,藉此讓他們自力更生、融入勞動市場。這在全球彩票制度中相當罕見,充分體現了「公益彩券」的社會關懷意涵。

監管方面,台灣的公益彩券由財政部國庫署主管。政府以公開招標方式選定發行機構,由發行機構負責彩券的印製、銷售、開獎及行銷管理等,但需接受財政部的嚴格監督。每屆發行機構都必須和政府簽訂合約,繳交鉅額權利金並承諾每年固定的回饋金額給政府。同時,台灣設有彩券監理委員會來稽核彩券業務,並要求發行機構定期公開資訊(如每月銷售報表、公益金繳交情形等)。為杜絕問題賭博,台灣公益彩券單筆投注金額有限制,並禁止信用卡購買和彩券借貸;中獎獎金超過一定門檻需繳納所得稅,也和瑞士免稅有所不同。整體而言,台灣公益彩券制度以政府為主導,強調社會福利就業扶助雙重目的,盈餘分配有明確法定比例且用途集中於社會保險與福利領。這種模式與瑞士頗為相似(盈餘全部公益化),但台灣將彩券盈餘納入政府財政體系使用,而瑞士則主要由各州自主運用。兩者都有效地運用彩券資源造福社會,其中台灣更透過經銷商資格設計,直接讓弱勢族群受惠。

日本:地方自治彩券制度

日本的彩券(宝くじ)歷史悠久,現行制度下更帶有明顯的「地方財政融通」色彩。日本於1945年二戰結束後不久開始發行寶くじ,初衷是在戰後經濟中吸收民間閒置資金,協助政府重建和發展地方財政。1948年制定的《當選金付証票法》奠定了日本彩票的法律框架,其核心目的正是為地方公共事業籌措資金。與瑞士、台灣由中央或跨區域機構發行不同,日本的彩券發行主體是地方自治體(各都道府縣政府和指定市政府)。根據法律,全國47個都道府縣及20個政令指定都市有權發行彩券,但他們並不親自經營銷售,而是須向中央總務大臣申請許可後,統一委託指定銀行(瑞穗銀行)代理銷售與兌獎。自第一張寶くじ發行以來,瑞穗銀行(及其前身)一直擔任受託者,負責從印製、宣傳、銷售到兌獎的一系列操作,同時在開獎後將收益上繳給發行該期彩券的地方自治體。

日本彩券形式多樣,包括傳統組合式彩票(如年末的大型ジャンボ寶くじ)、數字選擇式彩票(如Loto 6Numbers 3/4等每週開獎的數字彩)、即開票(スクラッチ)等。其中每年發行的幾期「ジャンボ」(巨獎彩票)最受矚目,頭獎金額可高達數億日圓。但不論何種彩券,日本法律都規定其收益須用於公共益處。具體來說,日本彩券銷售收入在扣除獎金和發行經費後,餘下部分稱為収益金,全部歸各發行自治體所有,可用作地方財政資金的一部分。因此,彩券在日本被視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自願稅收」:民眾在購買彩券的同時,其實有相當比例的錢直接納入了地方政府金庫,用於各種公共建設和社會事業。有人打趣說:「買彩券的當下,其實就繳了40%的稅」,這說法源於日本長期以來彩券收益約占銷售額40%的情況。2008財政年度,日本彩券全國銷售額約1.0419兆日圓,其中45.7%作為獎金發還玩家,14.2%用於發行經費,剩下約40.1%(超過4千億日圓)成為地方政府收益。最近幾年,這一比例保持相近水平。以2021年度為例,全國彩券銷售額約8,133億日圓,其中46.2%支付獎金,14.9%為手續費等經費,另有1.4%用於宣傳公益事業,淨收益約37.5%(3,048億日圓)上繳各都道府縣及指定都市。可以看出,日本彩券的獎金返還率偏低(不到50%,遠低於瑞士的約66%),而公益金(地方收益)比例較高,這反映了其以籌措財政為重的取向。

公益金用途方面,日本的彩券收益法律上限定需用於公共性質的事業,傳統上多投入所謂「箱物」(基礎建設)領域,如道路、橋樑、學校、醫院等建設經費。近年來,也有部分用於「軟性」社福項目,例如高齡者福祉、少子化對策等。各地方政府會將當年彩券資金具體運用情形向社會公告,任何人都可查閱。例如寶くじ官方網站上公開了各都道府縣使用彩券資金的項目清單。據統計,彩券收益被廣泛用於五大領域:改善居民生活(道路交通、市政設施)、造福兒童(學校、公園、育兒支援)、促進共生與公益(殘障者支援、地區文化活動)、強化防災(防災設施、救援設備)、提升健康(醫療設備、體育活動)等。舉幾個實例:北海道用彩券金維修道路和除雪設備,千葉市將資金投入藝術文化振興,滋賀縣用於殘障者藝術活動推進,高知縣投入社區防災項目等等。另外,根據制度安排,日本的一部分彩券公益金還會以「市町村振興補助金」形式,由都道府縣再分配給轄內市町村,用以平衡不同地區之間的財政需求。整體而言,日本彩券公益金著重於基礎建設和各類地方公共服務,在支撐地方政府財源上扮演了一定角色。對民眾來說,購買彩券不僅是買希望,也是為家鄉建設出力的一種方式。

管理監督方面,日本彩券由總務省統括管理,各都道府縣為發行單位,但實務上主要委由瑞穗銀行執行,形成「官委民營」的格局。法律禁止私人公司或個人發行銷售彩票,嚴防違規。為了維護公正,日本的彩券開獎過程通常公開透明,例如大型寶くじ開獎會會在電視直播,使用專門的開獎機器,並邀請公證人現場監督。和瑞士類似,日本的中獎獎金免稅(因為已視作間接稅收),未兌獎金也統一收回政府。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彩券的高收益比例也引發一些批評,有輿論質疑如此低的返獎率對玩家不公平,把彩券視作對大眾的「隱形稅負」。但支持者則強調,彩券本來就是自願購買,所得用於社會有益之處。在這種觀念下,日本彩券更加側重社會公益宣傳,每張彩票背後都印有公益金用途的標語或吉祥物,提醒民眾他們的購買在為社會做貢獻。總的來看,日本的彩券制度與瑞士相比,公益取向更偏向政府財政:瑞士將盈餘投入慈善和民間公益組織,而日本則多用於政府公共建設;但兩者相同點在於盈餘皆未進私人腰包,而是回饋社會。另外,日本以地方發行為主體、銀行代理經營的模式,也與瑞士州際合作機構直營有所不同。

美國:州際彩券與公益用途

美國的彩券制度與瑞士、台灣、日本有所不同,它以州為單位運行,且各州之間差異顯著。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國家彩券」;取而代之的是45個州(另加華府和兩領地)各自經營自己的彩券,而多個州聯合組成彩券協會推出跨州遊戲(如Powerball、Mega Millions)共享彩池。美國各州最初開辦官方彩券多在20世紀中後期,開彩的主要理由往往是為了增加州政府收入,用於特定公共領域(尤以教育為主)。例如,紐約州自1967年開始運行彩票,口號就是「教育是最大的贏家」,其法規要求盈餘全部用於教育經費。再如加州彩票明定撥出約1/3收入給教育,佛羅里達州彩票盈餘也專款投入教育信託基金。不過,也有一些州將彩券收益用於其他項目,如科羅拉多州彩票盈餘用於環境保護,堪薩斯等州則將其納入一般州預算或多元項目。可以說,在美國「彩票收益=公共項目資金」是一個普遍共識,只是用途依各州政策而異,教育是最常見的受益者。舉例來看,紐約州彩票近年每年為教育帶來約38億美元的資金;北卡羅來納州的彩票自2005年創立以來,已累計為該州教育籌集超過100億美元。

然而,美國彩票的盈餘比例相較瑞士並不算高。各州為了提高彩券吸引力,往往提高返獎率(設置更高比例銷售額作獎金),相應減少了公益用途比例。例如北卡州立法初期曾要求將35%收入用於教育,但後來調整為「盡量達到35%」即可。實際操作中,多數州的彩票僅將約20%~30%的銷售額作盈餘轉入公益基金,其餘大頭用於獎金和營運支出。以北卡羅來納州2023-24財年為例,該年彩票總收入中只有20.3%流向教育基金,70.6%用於支付獎金,約5.3%給銷售商佣金,3.8%為營運管理費用。類似地,在許多州,彩票收入超過一半以上都返還給玩家當獎金,公益受益部分僅佔不到三分之一。這與瑞士(公益金約25%)和日本(地方收益約40%)的比例相比,有一定差距。當然,由於美國人口基數和銷售額巨大,即使只有20%的盈餘,其絕對金額仍十分可觀。如上述北卡州,2023年就超過4億美元流入教育帳戶;再如加州彩票2022年為教育供資約20億美元,占其教育預算的約1%~2%。因此,美國彩票在資助教育等方面的實際作用不容忽視,但也常被批評為治標不治本(僅提供教育經費的小部分,同時可能讓政府怠於投入常規預算)。

營運模式上,美國各州的彩票通常由州政府成立的彩票委員會或彩票局直接管理經營(部分州將部分業務外包私人公司,但核心控制在政府手中)。每州制定自己的遊戲規則和銷售策略,並通過州法律規範收益用途。例如,喬治亞州的彩票盈餘專門用於大學獎學金(HOPE Scholarship)和學前教育計畫;新澤西州則將盈餘投入養老基金。跨州聯合遊戲(如Powerball)則由各加盟州彩票共同組建的協會運行,統一開獎,但各州售票所得在扣除頭獎共付部分後,盈餘仍回到各自州的用途上。監管方面,因為彩票是州層級事項,聯邦政府基本不介入。各州透過立法和審計來監督彩票運作,並由州務卿或獨立機構定期審查資金流向,確保依照法律用途支出。在道德輿論上,美國彩票常遇到的爭議包括:對低收入者構成隱形稅負(研究發現購買彩票支出佔收入比例貧困者更高);是否真的新增了教育經費(有時候彩票資金被用來取代原有預算,而非額外增加);以及廣告行銷是否導致賭博問題等等。為此,多州也在平衡彩券推廣和責任博彩之間做出努力,比如限制廣告用語、設立資金支持賭癮治療(通常來自彩票收益的極小部分)等。

相比瑞士等國,美國的彩票更偏向商業化運作,強調高獎金、高銷量,公益金比例相對較少且用途多樣分散。但相同的是,美國各州彩票也都標榜其對公益的貢獻,例如冠名為「教育樂透」的州特別強調對學校的支持。總體來說,瑞士 vs 美國的差別可概括為:瑞士採取低獎高公益模式,把公益擺在首位,而美國多數州採取高獎低公益模式,把銷售刺激擺在較前位置。這與兩國國情和財政體制有關——瑞士小國財政穩健,更注重社會協作;美國聯邦制下各州自主籌資,彩票成為增加收入的工具但也競爭激烈。兩種模式各有優劣:瑞士模式公益投入足、透明度高,但獎金相對無法達到美國那樣的超級巨額;美國模式獎金誘人、銷售額巨大,短期對特定領域有資助,但因彩票本質及投入比例問題,長期社會公益效益未必如預期的突出。

結語

綜觀以上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瑞士國家彩券制度在兼顧娛樂性與公益性方面達到了一個平衡且高度成熟的狀態。從歷史沿革看,瑞士彩券一開始即註定了公益屬性,並在數十年的實踐中不斷強化這一點;從遊戲設計看,多元的彩券產品滿足了公眾的娛樂期待,而嚴格的概率和統計管理確保了遊戲的公正;在公益金管理上,瑞士建立了透明高效的分配機制,使得每一分盈餘都能發揮社會效益,廣為民眾稱道;在監管上,聯邦與州協同、法律完善,為彩券運營和公益金運用保駕護航。反觀其他國家,台灣制度與瑞士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值得肯定;日本和美國的彩券各帶有不同的財政功能與文化背景,展現了公益彩券在不同體系下的靈活運用。但無論模式如何變化,「以彩券之力回饋社會」這一理念是共通的。

對我們一般民眾而言,購買彩券不僅是為夢想一搏,更是參與社會公益的一種方式。在瑞士,當您買下一張Swiss Lotto時,可能就有一部分金額最終資助了一場地方音樂會或修繕了一座鄉間小橋;即使沒中獎,您也藉由彩券為社會出了一份力。這正是公益彩券的魅力所在:小小一張彩券,連結的是千家萬戶的希望與社會的愛心循環。展望未來,隨著科技進步和觀念轉變,彩券制度也許還會在各國出現新的形態,但公益初心不改。瑞士國家彩券的全解析告訴我們,一張彩券的價值遠超過其表面的數字遊戲——它承載著公益與夢想,串聯起政府、民眾與社會公益團體的良性互動。在理性參與彩券娛樂的同時,我們也應珍視這份公益成果,讓彩券為社會帶來更多正能量。

參考資料

  • Swisslos 官方網站 – History 歷史沿革(瑞士樂透發展大事記,1937年成立至今)
  • Loterie Romande 維基百科(法語)– 歷史背景(介紹瑞士法語區公益彩券的起源與制度)
  • Swisslos 官方網站 – Appropriation of revenue 收入分配(說明瑞士彩券收入的獎金、佣金、公益金比例)
  • Swisslos 官方網站 – Legal framework 法律架構(聯邦博弈法及監管機構Gespa的相關資訊)
  • Moneyland.ch – Lotteries in Switzerland: A Practical Guide(瑞士彩券指南,涵蓋遊戲種類、規則、價格、中獎率等)
  • Vallon.Info 新聞網 – Loterie Romande盈餘分配報告2024(描述瑞士法語區公益金如何在州內分配及使用)
  • 《台灣彩券制度全解析:從歷史、玩法、公益金到中獎心法》山姆,2025/06/02(台灣彩券通i539網站文章,介紹台灣公益彩券歷史與制度)
  • 台灣彩券公司官方網站 – 認識公益彩券(介紹台灣公益彩券發行目的、標誌意涵及盈餘分配規定)
  • 日本維基百科 – 「宝くじ」條目(日語)(詳述日本寶くじ歷史、方式、收益金分配等)
  • わらしべ瓦版資產管理One – 宝くじの裏側:運營方法や収益金の行方(2023年3月,日本彩券運作與收益去向的介紹,含最新數據)
  • EdNC (Education North Carolina) – The North Carolina Education Lottery, by the numbers(美國北卡州教育樂透資金運用報告,包含彩票收益分配統計)
  • SWI swissinfo.ch – Swiss Lotto – creating and dashing dreams for half a century (瑞士資訊,介紹Swiss Lotto50年歷史點滴) (本文內未直接引用,但可作延伸閱讀)